第511节(1/2)

    霍峻未有表示,而是看向夏侯儒,问道:“俊林以为何如?”

    夏侯儒尴尬而笑,说道:“儒未知徐州,不敢轻言用兵方略。仅是据儒所知,昔魏兖州刺史王凌驻御彭城,当是为防备大司马先取彭城。”

    “彭城?”

    霍峻露出深思之色,说道:“于中原山水形势而言,彭城当为南北之咽喉。北占彭城者,可以俯江淮;南据彭城,可以略中原、齐鲁。于形势而言,如能先取彭城,将大有利我军。”

    停顿思考少许,霍峻继续问道:“孤如欲取青徐,途中可有何相险阻?”

    臧霸梳理了下思绪,说道:“禀大司马,下邳至齐地,琅琊、东莞无险峻之所。然过莒县之后,将入青州时,有大岘山为险。大岘山为齐地之险峻,欲取齐地,不可不下大岘山。”

    “大岘山可是穆陵关之所在?”霍峻问道、

    “然也!”

    臧霸说道:“穆陵关为齐南之门户,关有三重,横亘东西,东西夹关,关立险峻之中,南北往来之要冲。从下邳取齐,非破穆陵关不可。即穆陵关一破,齐地再无险峻可阻大司马。”

    穆陵关产生于周时,昔齐营造长城,穆陵关便是齐国南面之门户。且因得益于沂山山脉,穆陵关不单是个关隘,而且是成体系的防御关隘,根据山势可设三重防线。

    昔刘裕取南燕,多亏南燕君主慕容超自恃骑兵众多,小觑初次北伐的刘裕,拒不固守穆陵关,而是大开门户,任凭刘裕入关作战。最终被刘裕的车阵击破,慕容超被刘裕所擒杀。

    听着臧霸的言语分析,霍峻微微踱步,说道:“若从兖州出兵,除彭城外,可有他途至琅琊?”

    “有!”

    臧霸如实说道:“兖州兵可至先至泰山郡,而后沿治水南下,沿途经南武阳、费县、华县至开阳。治水于开阳汇入泗水,如大司马直取齐地,恐兖州兵马会袭出泰山,截断大军归路。”

    “昔曹操二伐徐州,因彭城险峻,转走泰山郡,以治水而南下。屠戮沂水百姓,劫掠至东海。而幸先帝得陶谦之所求,救难济灾而来,曹操方而退之。”

    如今臧霸归降大汉已有近一年,在这一年中臧霸也想开了。反正都降汉了,何必端着架子,不如直接臣服大汉。毕竟趁着现在还有统战价值,多表现几下,省得别人以为他是吃干饭的。

    当下霍峻问徐州形势,他也不将情报藏着掖着,而是一股脑说出。甚至为了防止霍峻大意,还配上可能会出现的情形,回答甚是详细。

    当然了作为少数与刘备有交往的魏将,臧霸尽可能在言语中多是美化刘备,展现出自己的统战价值。

    见臧霸如此上道,霍峻满意地点了点头,笑道:“今至用膳之时,二君留下细言中原之形势。”

    “诺!”

    孙权镇齐

    三月,洛阳。

    行宫内,孙资捧着巾帛,向曹叡进言,说道:“陛下,据南土细作上报,水贼改秣陵为金陵,而后以金陵为东都,加授霍峻为豫、徐、扬三州尚书令,行台分设于金陵。观金陵之调度,似有向中原用兵之迹象。”

    “非意外之事!”

    曹叡放下手中的史书,说道:“我国兵败江淮,精锐多有折损。水贼若不趁胜而进,则非霍峻之所为。徐、青、兖三州诸郡宜当厉兵秣兵,多加防备水贼用兵。”

    “徐、青、兖三州?”

    孙资愣了愣,说道:“陛下何以为贼会向徐州用兵?”

    曹叡笑而不语,示意让刘晔回答。

    刘晔捋着胡须,说道:“河南四州之中,豫州虽水道繁多,但沿途多无城郭可以固守,河道漫长,我军可用轻骑劫抄涡、颍二水,断其粮草。且豫州毗邻司隶,背依许昌,兵粮不缺。”

    “反观青徐,人少而地广,濒临海滨,易受袭扰,与中原有泰山之阻隔。如水贼向北用兵,可屯粮于下邳,向左右而用武。泗水河流湍急,利于水贼以舟舸载粮。”

    “以上而二者观之,以霍峻之用兵习性,当会逆行泗水,向徐州而用武。而徐州之中,以彭城最为紧要,今需为之而忧!”

    孙资眉头微蹙,说道:“陛下,当下以我国之境遇而言,兵虽多,但却不精。且青徐孤立中原,形势利于贼而不利于我。”

    “不然!”

    刘晔甚有自信,说道:“下邳位处沂、泗之交,临彭城、开阳二城。贼若欲从泗水而用兵,唯有先取彭城或开阳。若击彭城,则遣青州兵马击下邳,而后令轻兵深入泗口,劫掠汉军粮辎。”

    “闻后路危急,粮草有失,汉军唯有引兵而退,以解粮道之危。而兖、徐兵马趁势而追之,当能有所斩获。且东西二军互相配合,齐头并用,犹如双龙出海,夹击霍峻,贼进则退,贼退则追。”

    刘晔笑着说道:“如此反复,纵不能击败霍峻,亦能逼退贼兵。待冬季水降之时,敌军粮草缺乏,霍峻将不战自败!”

    针对如何防守徐州的问题上,刘晔向曹叡建议采用钳形攻势,霍峻出东北,兖州则派兵击下邳,逼汉军回援下邳,或是劫抄粮道。

    汉军如果分兵向彭城、琅琊而行,两城守军固守待援,用于消耗汉军的粮草,等到秋冬泗水水位下降,汉军将会因陷入缺粮状态而撤军。

    “子通之语,当是为御敌之策!”

    曹叡从榻上起身,沉声说道:“徐州刺史吕虔坐镇彭城,琅琊太守孙礼守开阳。兖州刺史王凌为彭城之后援,青州刺史夏侯尚为开阳之后援。三州互相自保,河北亦可分兵南援徐州。”

    说着,曹叡微叹了口气,说道:“当下却有一难事,车骑将军近月以来患病,数次上疏请求归京。朕不欲不准,但车骑将军病情日重,将不得不准其归京。然车骑将军归京,却不知何人可督齐鲁!”

    曹丕去世之后,夏侯尚随之升官,而后都督青州九郡兵马,负责控卫山东半岛。甚至必要之时,夏侯尚可以节制徐、兖二州,指挥对汉作战。

    然天不遂人愿,曹丕将夏侯尚的妾室绞杀,临死前虽然向夏侯尚道歉。但夏侯尚却一直放不下那个爱妾,回去坐镇青州时,因怀念妾室过度而导致精神恍惚,以至于发展到忧思成疾。

    曹叡为了治愈夏侯尚的相思病,精选五名佳人给夏侯尚。但爱情这东西无法替代,夏侯尚依旧为怀念爱妾而痛苦。

本章尚未完结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---->>>


努力加载中,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!

  • 上一章

  • 返回目录

  • 加入书签

  • 下一页